
第一篇:国际竞争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演进逻辑分析论文
文章标题:国际竞争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演进逻辑分析论文
摘要:国际竞争网络的目的在于为竞争方面的国际协作提供便利,促进竞争集团的程式和实质上的一致性,极大地发展有关共同利益的竞争实践。国际竞争网络为改善国际竞争治理体制提供了强大潜力。
关键词:国际竞争网络;国际协作;竞争政策
(一)国际竞争网络的建立
国
际竞争网络(icn)于2014年10月25日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它建立的基础就是美国国际竞争政策咨询委员会(icpic)最后陈述中提出的建议,icpic由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门建立,它提出一种更加非正式的国际竞争政策协议,而不是将所有国际竞争规则捆绑在一起。这使得美国对于国际竞争政策的定位发生了轻微变化:美国不再一味坚持双边协作,而是发动国际社会实施icpac的建议。虽然欧洲联盟一直是建立wto最低标准的倡导者,但是它立刻对美国的提议表示赞许,并且加入到其实施过程中。icn为国家的和跨国的竞争机构提供了一个论坛。icn的目的在于为竞争方面的国际协作提供便利,促进竞争集团的程式和实质上的一致性,极大地发展有关共同利益的竞争实践。由于icn没有任何法律特征,而且不是在任何国际条约的基础上建立,所以icn实质上只是一个组织。所有icn提出的建议都是非约束性的;所有参加到这项工作的人员和遵守其规定的人员都是出于自愿。因此,icn既没有自己的组织形态和员 ……此处隐藏22668个字……给。2.信托业的发展方向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机制确定的,各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则是决定信托业发展方向的深层次原因。3.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混业经营和兼并重组已经成为潮流,我国信托业也已经表现出这方面的苗头。根据比较分析,我国信托业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完善信托公司的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使信托公司的规模和数量由信托的市场需求决定。2.根据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情况,相应地、及时地在制度上进行微调,让市场决定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方向。3.为信托公司间基于市场行为的兼并重组提供制度便利。4.为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1、13世纪英国颁布了没收法,禁止将土地捐赠给教会,否则一概没收。为规避法律,13世纪中期英国教徒将其土地以转让为名而移交给社会上的某人,实际上却是委托该人为教会的利益而经营该土地,并将该土地所生收益全部交给教会。这种做法被称为use制,尽管不能使教会取得该被转让土地的所有权,却能使其享受由该土地所生的全部利益。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9页——130页3、[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30页——142页4 、1908年英国成立“官营受托局”,实行以法人身份依靠国家经费来受理信托业务。5 、这与所谓的“金融百货公司”发展方向有所区别。“金融百货公司”表现为各金融部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混业经营;而我国当时的情况是主业缺失基础上的混乱经营。6 、日本政府于1922年制定了《信托法》和《信托业法》,谋求信托概念的明确和信托制度的健全,实现了信托业和银行业的分离。此后一直到90年代,除了二战期间和战后恢复的短暂时期外,日本金融业实行的都是信托业与银行业相分离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