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要为学习创造宽松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给一些适当的平等的参与机会,增进学 生的自主性意识。老师要当好指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 学生对道德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争论中去发现问题,提高认识,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所验证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周围的其它事例。
2、以小组调查、讨论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可通过分小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有自由表达机会,这样学生从不同角度能认识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经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激励,能够在自然、轻松、和谐、民主的条件下主动把外部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要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前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特殊的家庭地位中,存在着任性、骄横、自私、抑郁等不良心理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锻炼心理品质。2、增强学生生活道德规范的意识,培养责任心。教师应把培养责任心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平时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学习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能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
三、增强学生生活体验。老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运用直观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活 ……此处隐藏13272个字……对学习不感兴趣吗?
二·开设小组擂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设计一些由浅到深的阶梯性的问题,增加设计一些跟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地鼓励,点拨和打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累计分来胜出,当然还要针对各个小组的分数进行评价。通过擂台比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过去一些不敢或不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跃跃欲试。
三·关注课堂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了人个良好的序幕。比如,播放歌曲《祝你平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任何伤害,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的发生,那么,这时我们要怎么办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引用故事传说《潘多拉魔盒》来引出——怎样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各个环节的衔接,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